教育资讯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如何面对知识的半衰期

2022-12-05

互联网时代下出现了知识半衰期的缩短现象,亚洲高校该如何克服课程设计以及VUCA特性?时代发展让当代毕业生面对的严酷现实,本科阶段的培训是否因时间流逝与发展变得脱离实际?面对不断更新的时代毕业生返校、跨学科是否会成为迭代他们的知识储备的主要途径?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认为,我们必须接受如今知识被时间淘汰的速度与终身学习在保持技能更新方面的作用。“授人以鱼,饱餐一时”,这听起来不如“授人以渔,受用一生”,然而前者更准确地反映着高等教育的现状。
 

突发新闻以极快的速度被传播,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则加快了其传播过程。在短短几分钟内,一则快讯就可以传遍世界各个角落。这种互联互通突出了信息技术多年来所取得的飞跃,同时强调了一个持续且不可避免的现象,即知识半衰期的缩短。
 

知识的半衰期: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于1962年提出“知识的半衰期”概念,指的是特定领域中一半知识被取代或过时前所经过的时间量。鉴于当今知识发展和共享的速度,知识的半衰期在许多领域不断缩短也许不足为奇。
 

一、知识半衰期缩短带来的挑战
 

知识半衰期的缩短的现象对我们的大学学位课程提出了一些基本问题。一位刚刚走出校门、励志改变世界的毕业生应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他们在本科阶段接受的大部分培训或许仅仅因为时间的流逝就会变得脱离实际?
 

一种可行的方案是提炼学位课程的精华,尽管其方法可能很激进。我们可以考虑只为学生们提供经久不衰的核心领域概念。这类培训应该会比目前的学位课程耗时更短。当学生们需要特定的新知识或需要升级现有知识储备时,他们可以参加短期课程以弥合知识差距并满足专业需求。这种类型的“及时雨”学习,也被称为微认证课程(microcredentialling),通过在适当时间吸收前沿知识,来规避可能缩短的知识半衰期。
 

另一种改革步伐较小的方案着眼于振兴。我们可以维持目前的学位课程结构,但为毕业生提供未来重返校园的途径。这种短期学习可遵循现有的模式,适用于学习量适中、自成一体的课程,或在雇主的支持下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学习。
 

可以肯定的是,大学学习将不再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相反地,它将成为注重本质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者随着行业、社会和世界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迭代他们的知识储备。
 

有鉴于此,新加坡国立大学推出了“国大终身学习计划”(NUS Lifelong Learners Programme,NUS L3)。该计划承诺将学生们的注册期从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录取开始设置为20年。也就是说,从入学之日起,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毕业生可以在至少20年的时间中随时选择回到校园学习。
 

二、跨学科教育
 

除了获取知识的方式之外,我们还努力应对在“VUCA特性”(即易变、不确定、复杂和模棱两可)日益增加的世界中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能否继续对不同学科领域持孤立的看法?例如,在培养法律专业学生时,如果我们不向他们展示基本的计算机编程,那我们就失职了。这可以让他们创建定制化的命令,以便快速轻松地浏览包含数百万条法律记录的数据库,从而寻找过往判例。
 

深厚的专业领域知识就像一束激光,那是一束可穿透密集问题的聚焦型知识光束。然而,现实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面且定义不明确,通常缺乏清晰的激光束以瞄准其脆弱点。
 

作为一项心理实验,考虑一下将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引入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吧。这个课题涉及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法律和可达性工程。我们可以建立一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来合力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我们很可能会遇到不同领域的不一致,这仅仅是缘于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思维模式甚至命名法的差异。
 

如果我们将学科培训比作为学生配备特定的镜头,通过这些镜头他们可以看到并专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那么跨学科性表明我们应该训练学生横跨多个领域进行操作。通过对来自多个领域的核心思想进行教育,并提供在真实环境中应用知识的机会,接受过跨学科培训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切换领域视角,使用超越领域的新颖和非正统方法解决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并不提倡放弃针对学科领域的深度培训。相反,我们认识到现在无可争辩地要求毕业生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我们既需要跨学科的敏捷镜头,也需要领域专业知识的深度切割激光。前者训练我们瞄准和聚焦激光,而后者让我们能够切入问题的核心。
 

三、新加坡国立大学跨学科教育
 

新加坡国立大学坚信为我们的学生提供跨学科的途径。2020年,我们创建了人文科学学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CHS),为理学院和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提供增强型跨学科本科学习体验。该学院本科生可以选择深度领域培训,或者享受由两个学院提供的模块中不同广度和深度跨学科培训的灵活性。在2021年,我们继续努力为学生开辟更多跨学科途径,将设计与环境学院和工程学院合并为设计与工程学院。
 

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推出了新加坡第一所荣誉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提供学习横跨6个学位课程的50多个专业的机会。正如其首任院长西蒙·切斯特曼(Simon Chesterman)所解释的那样,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目标是“(提供)广泛的跨学科技能,让学生们为生活做好准备,同时有机会深入探究你感兴趣的领域”。
 

引用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经典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过去两年我们遭遇全球疫情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等诸多经历确实让我们有难得的机会进行深入反思和反省。目睹在此期间对采用和调整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抵抗如何消解,我们应该有勇气重新审视和彻底改变对如何提供高等教育的一些既定且也许是过时的观念。

联系我们

86-010-82102858

中国 • 北京
海淀区知春路108号豪景大厦A座19层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Copyright © 1998-2019 东西方国际教育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47291号

English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如何面对知识的半衰期

发布时间:2022-12-05 来源:国际教育

互联网时代下出现了知识半衰期的缩短现象,亚洲高校该如何克服课程设计以及VUCA特性?时代发展让当代毕业生面对的严酷现实,本科阶段的培训是否因时间流逝与发展变得脱离实际?面对不断更新的时代毕业生返校、跨学科是否会成为迭代他们的知识储备的主要途径?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认为,我们必须接受如今知识被时间淘汰的速度与终身学习在保持技能更新方面的作用。“授人以鱼,饱餐一时”,这听起来不如“授人以渔,受用一生”,然而前者更准确地反映着高等教育的现状。
 

突发新闻以极快的速度被传播,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则加快了其传播过程。在短短几分钟内,一则快讯就可以传遍世界各个角落。这种互联互通突出了信息技术多年来所取得的飞跃,同时强调了一个持续且不可避免的现象,即知识半衰期的缩短。
 

知识的半衰期: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于1962年提出“知识的半衰期”概念,指的是特定领域中一半知识被取代或过时前所经过的时间量。鉴于当今知识发展和共享的速度,知识的半衰期在许多领域不断缩短也许不足为奇。
 

一、知识半衰期缩短带来的挑战
 

知识半衰期的缩短的现象对我们的大学学位课程提出了一些基本问题。一位刚刚走出校门、励志改变世界的毕业生应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他们在本科阶段接受的大部分培训或许仅仅因为时间的流逝就会变得脱离实际?
 

一种可行的方案是提炼学位课程的精华,尽管其方法可能很激进。我们可以考虑只为学生们提供经久不衰的核心领域概念。这类培训应该会比目前的学位课程耗时更短。当学生们需要特定的新知识或需要升级现有知识储备时,他们可以参加短期课程以弥合知识差距并满足专业需求。这种类型的“及时雨”学习,也被称为微认证课程(microcredentialling),通过在适当时间吸收前沿知识,来规避可能缩短的知识半衰期。
 

另一种改革步伐较小的方案着眼于振兴。我们可以维持目前的学位课程结构,但为毕业生提供未来重返校园的途径。这种短期学习可遵循现有的模式,适用于学习量适中、自成一体的课程,或在雇主的支持下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学习。
 

可以肯定的是,大学学习将不再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相反地,它将成为注重本质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者随着行业、社会和世界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迭代他们的知识储备。
 

有鉴于此,新加坡国立大学推出了“国大终身学习计划”(NUS Lifelong Learners Programme,NUS L3)。该计划承诺将学生们的注册期从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录取开始设置为20年。也就是说,从入学之日起,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毕业生可以在至少20年的时间中随时选择回到校园学习。
 

二、跨学科教育
 

除了获取知识的方式之外,我们还努力应对在“VUCA特性”(即易变、不确定、复杂和模棱两可)日益增加的世界中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能否继续对不同学科领域持孤立的看法?例如,在培养法律专业学生时,如果我们不向他们展示基本的计算机编程,那我们就失职了。这可以让他们创建定制化的命令,以便快速轻松地浏览包含数百万条法律记录的数据库,从而寻找过往判例。
 

深厚的专业领域知识就像一束激光,那是一束可穿透密集问题的聚焦型知识光束。然而,现实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面且定义不明确,通常缺乏清晰的激光束以瞄准其脆弱点。
 

作为一项心理实验,考虑一下将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引入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吧。这个课题涉及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法律和可达性工程。我们可以建立一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来合力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我们很可能会遇到不同领域的不一致,这仅仅是缘于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思维模式甚至命名法的差异。
 

如果我们将学科培训比作为学生配备特定的镜头,通过这些镜头他们可以看到并专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那么跨学科性表明我们应该训练学生横跨多个领域进行操作。通过对来自多个领域的核心思想进行教育,并提供在真实环境中应用知识的机会,接受过跨学科培训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切换领域视角,使用超越领域的新颖和非正统方法解决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并不提倡放弃针对学科领域的深度培训。相反,我们认识到现在无可争辩地要求毕业生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我们既需要跨学科的敏捷镜头,也需要领域专业知识的深度切割激光。前者训练我们瞄准和聚焦激光,而后者让我们能够切入问题的核心。
 

三、新加坡国立大学跨学科教育
 

新加坡国立大学坚信为我们的学生提供跨学科的途径。2020年,我们创建了人文科学学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CHS),为理学院和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提供增强型跨学科本科学习体验。该学院本科生可以选择深度领域培训,或者享受由两个学院提供的模块中不同广度和深度跨学科培训的灵活性。在2021年,我们继续努力为学生开辟更多跨学科途径,将设计与环境学院和工程学院合并为设计与工程学院。
 

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推出了新加坡第一所荣誉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提供学习横跨6个学位课程的50多个专业的机会。正如其首任院长西蒙·切斯特曼(Simon Chesterman)所解释的那样,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目标是“(提供)广泛的跨学科技能,让学生们为生活做好准备,同时有机会深入探究你感兴趣的领域”。
 

引用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经典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过去两年我们遭遇全球疫情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等诸多经历确实让我们有难得的机会进行深入反思和反省。目睹在此期间对采用和调整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抵抗如何消解,我们应该有勇气重新审视和彻底改变对如何提供高等教育的一些既定且也许是过时的观念。

课程研发

More >>